【报 告 人】 冯淼林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时 间】 2016年5月30日(星期一)下午3:00
【地 点】 力一楼239会议室
摘要:随着国家飞机发动机以及超大型发电机组的研发,高温下部件经历长时间运行后的蠕变损伤以及反复加卸载后的疲劳损伤耦合作用下的寿命评估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难题。建立合理的高温材料蠕变-循环粘塑性本构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关键。采用非统一粘塑性理论,结合循环塑性本构模型,对高温下背应力对材料蠕变效应的影响、材料高温循环塑性、高温下材料的松弛效应进行了模拟,该模型不仅可以模拟材料循环载荷下的棘轮效应,还能模拟材料的高温蠕变和松弛效应,为高温下结构寿命评估提供本构理论和数值分析基础。
报告人简介:冯淼林,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力学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97年和2000年分别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和机械工程系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材料的循环塑性本构理论、结构疲劳全寿命及裂纹扩展、材料多尺度力学以及高性能计算固体力学研究,以及在航空、航天、在役大型设备评估中的应用。主持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和大型企业合作项目多项。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ASM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 Technology等期刊上发表了学术论文60余篇。目前担任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分委员会委员,上海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力学季刊》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