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告 人】 赵亚溥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时 间】 2017年6月2日(星期五)下午4:00
【地 点】 力一楼227会议室
摘要:中国的页岩气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十三五”期间,我国页岩气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年产量突破300亿立方米。页岩气是在地热、地压的共同作用下,经过数亿年的地球造陆运动,由干酪根裂解形成的,主要以吸附状态赋存于页岩层中。
本报告将重点介绍我组从实验上构建含有完整干酪根分子结构信息的大分子模型,并采用基于反应力场的分子动力学 (ReaxFF-MD) 方法,得到干酪根的热裂解的动态过程,建立裂解后气体分子的定量关系。剖析了成气以及有机质孔隙形成的动态过程,研究了页岩气的成气和赋存机理,探索了气体在孔隙中吸附的微观机理。

报告人简介:赵亚溥,1963年8月出生。1994年在北京大学力学系获得博士学位。1998年在中科院力学所晋升为研究员。2000~2005年担任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主要从事物理力学、微纳米力学和非常规能源中力学问题的研究。在PRL (封面)、JFM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截止到2017年3月,SCI他人引用4156次。历年被Elsevier评为中国高被引学者。出版学术专著三部:《表面与界面物理力学》(科学出版社,2012年;已印刷四次)、《纳米与介观力学》(科学出版社,2014年,已印刷三次)和《近代连续介质力学》(科学出版社出版,2016年,已印刷四次)。兼任中国力学学会微纳米力学工作组组长、物理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担任多个SCI国际期刊的编委。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为一年级新生主讲《普通物理力学》,曾获得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获得2016年中科院教育教学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