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余同希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
报告时间: 4月1日(周一)下午3:30
报告地点: 西区力学五楼501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余同希,现为香港科技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系荣休教授及大学荣誉院士(UniversilyHonorary Fellow)。北京大学本科及研究生毕业;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PhD)。曾任北京大学力学系救授、博士生导师;亦曾任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1995年加入香港科技大学,先后担任机械工程系讲座教授、机械工程系系主任、协理副校长、霍英东研究院创院院长等职。退休后担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代理院长及校长的资深顾问等职务,兼任国内多所大学的杰出访问教授。研究工作集中于冲击动力学、塑性力学、结构与材料的能量吸收、多胞材料等领域。编撰出版了3部专著(均有英文版在海外出版)及4部研究生教材(2部有英文版);发表学术期刊论文440篇,总引用超过17000次,H-64。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和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的Fellow;英国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海外院士。曾长期担任国际机械科学学报(1JMS)和国际冲击工程学报(IJIE)的核心编务工作。1995年获剑桥大学授予SeD(Doctor ofScience)荣誉学位。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3年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Top 2%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报告摘要
力学是关于介质和物体的变形和运动的科学,但它研究的是关于介质和物体的变形和运动的简化模型,并不是自然、生活或工程中的相关问题的本身或全部。力学模型是研究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不能被实验和数值模拟替代的;这是因为只有力学模型才能抓住现象的机理和本质,从而加深对研究对象的理解。
现在人们常常发生的一个疑问是:在数值模拟如此发达的今日,还有必要去对问题作许多简化假定吗?还有必要花大力气去建立力学模型吗?力学模型是否已经变成一种过时的工具了?结合主讲人自身的研究经验,本讲座试图通过塑性力学和冲击动力学的一些典型的研究实例,来探讨上述问题;这些例子显示了通过建模成功地将研究工作聚焦于寻求主要输入参数与主要响应特征之间的关联性,从而透过现象揭示规律。同时,也将讨论在力学研究过程中,理论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三者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